跟朋友聚餐,她跟我抱怨說她男朋友老是說她情緒不穩定,動不動就生氣、哭泣,搞得兩個人感情越來越緊張。她問我:「雅雯,你覺得我真的有那麼情緒化嗎?要怎麼樣才能變成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其實這個問題我在做婚戀諮商的這十年裡,聽過太多次了。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大家都想要變得更情緒穩定,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從哪裡開始。今天我就想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分享一些我這些年來的觀察和經驗。
情緒穩定不等於沒有情緒
首先我要說的是,很多人對情緒穩定有個誤解,以為情緒穩定就是要像機器人一樣,什麼事情都不能有反應。這根本就是錯的!
我記得有個來諮商的女孩子,她跟我說她想要變得像她男朋友一樣冷靜,什麼事情都不會有情緒起伏。結果後來我發現,她男朋友並不是真的情緒穩定,而是習慣性地壓抑自己的感受,這樣的人反而更容易在某個時候大爆發。
真正的情緒穩定,是你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也能夠適當地表達出來,但不會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就像開車一樣,你知道路況,也會踩油門和煞車,但不會失控撞牆。
認識自己的情緒觸發點
這幾年在做諮商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人其實連自己為什麼會生氣、為什麼會難過都不清楚。他們只知道「我現在很不爽」,但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讓他們不爽的。
我自己在剛結婚的時候也是這樣。我老公有時候回家比較晚,我就會莫名其妙地生氣,但我也說不出來為什麼。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是因為小時候爸爸經常加班不回家,讓我對「男人不回家」這件事情特別敏感。
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試著記錄自己的情緒日記。不用寫得很正式,就是當你有強烈情緒的時候,簡單記錄一下:
- 什麼時候發生的?
- 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 你有什麼感受?
- 你是怎麼反應的?
這樣持續記錄個一兩個月,你就會開始看到自己的模式。也許你會發現,原來你每次在肚子餓的時候特別容易發脾氣,或者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特別愛哭。
學會暫停鍵的技巧
我覺得情緒穩定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學會在情緒來的時候按下「暫停鍵」。這不是要你壓抑情緒,而是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讓理智追上感性。
我教我的個案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深呼吸三次,然後問自己三個問題:
- 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
- 這個感受合理嗎?
- 我想要什麼結果?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另一半忘記你們的約會,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生氣。這時候你先深呼吸三次,然後問自己:我現在很生氣,因為覺得不被重視。這個感受是合理的。我想要的結果是讓他知道這件事對我很重要,希望他以後能記得。
這樣一來,你就不會在氣頭上說出一些傷人的話,像是「你根本就不愛我」或者「你總是這樣」。你可以用比較平靜的方式表達你的感受和需要。
建立健康的情緒出口
很多人情緒不穩定,其實是因為平常沒有好的情緒出口。情緒就像水一樣,你不讓它流出來,它就會積在那裡,最後一次爆發。
我自己的情緒出口是運動和寫作。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就會去跑步或者寫些東西。有些人喜歡聽音樂、畫畫,或者跟朋友聊天。重點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但這裡要注意的是,有些情緒出口其實是不健康的,比如說喝酒、暴飲暴食、或者瘋狂購物。這些方式可能當下會讓你覺得好一點,但長期下來反而會造成更多問題。
改變內在對話的方式
這個可能比較抽象一點,但我覺得很重要。很多情緒不穩定的人,內心都有個很嚴厲的聲音在批評自己。
比如說,當你犯錯的時候,你的內心可能會說:「你真的很笨」、「你什麼事都做不好」、「別人一定覺得你很廢」。這種負面的內在對話,會讓你的情緒更加不穩定。
我建議大家試著改變這個內在聲音。把它想像成你在跟一個好朋友說話。如果你的好朋友犯了同樣的錯誤,你會怎麼安慰她?你會說:「沒關係,每個人都會犯錯」、「下次注意就好了」、「你已經很努力了」。
這不是要你對自己沒有要求,而是要用比較友善的方式對待自己。當你對自己比較友善的時候,你的情緒自然就會比較穩定。
設定合理的期待
我發現很多人情緒不穩定,是因為對自己或別人有不切實際的期待。比如說,期待自己永遠不犯錯,期待別人永遠理解自己,期待感情永遠沒有摩擦。
這些期待聽起來很美好,但現實就是沒有人是完美的,沒有感情是沒有問題的。當現實和期待落差太大的時候,你就會很容易失望和挫折。
我記得有個個案,她總是期待她男朋友能夠讀懂她的心思,不用她說就知道她需要什麼。結果每次男朋友沒有做到她期待的事情,她就會很生氣,覺得對方不夠愛她。後來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讓她理解沒有人能夠完全讀懂另一個人的心思,溝通才是維持感情的關鍵。
培養感恩的習慣
這個聽起來可能有點老套,但真的很有用。當你習慣關注生活中美好的事情時,你的心情自然會比較穩定。
我自己每天晚上睡前會想三件今天值得感恩的事情。可能是吃到一頓好吃的飯,可能是老公給我一個擁抱,也可能只是今天天氣很好。重點不是事情有多大,而是培養這種正向關注的習慣。
很多人習慣關注負面的事情,一整天可能有九十九件好事和一件壞事,但他們會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那一件壞事上。這樣當然會情緒不好啊!
常見問題解答
Q: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尤其是面對家人的時候,該怎麼辦?
A:家人確實是最容易觸發我們情緒的人,因為我們在他們面前最放鬆,也最容易暴露真實的自己。我建議你可以試著在發脾氣之前給自己設個警示,比如當你感覺到怒氣上來的時候,先離開現場去冷靜一下。另外,也要學會事後道歉和溝通,讓家人知道你正在努力改變。
Q:情緒穩定是不是就不能表達不滿或生氣?
A:當然不是!情緒穩定不是要你變成沒有感情的機器人。關鍵是要學會適當地表達你的情緒,而不是讓情緒控制你。比如說,你可以說「我對這件事情感到很生氣,因為...」而不是直接爆發或者說一些傷人的話。
Q:我覺得我已經很努力在控制情緒了,但還是經常被說情緒化,是不是我真的有問題?
A:首先,不要急著否定自己。每個人對「情緒化」的定義不同,也許對方對情緒的容忍度比較低。但同時也要誠實地檢視自己,是不是在某些方面確實可以改進。最重要的是要為了自己而改變,而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
總結
變成一個情緒穩定的人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情,需要時間和練習。但我想跟大家說的是,這個過程本身就很有價值。當你開始學會理解自己的情緒,學會用更健康的方式處理壓力和衝突時,你不只會變得更穩定,也會變得更快樂。
我自己從一個容易情緒化的人變成現在相對穩定的狀態,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但這個改變不只讓我的婚姻更和諧,也讓我在工作和人際關係上都更順利。
記住,情緒穩定不是要你變成一個沒有感情的人,而是要你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當你能夠選擇如何回應生活中的挑戰時,你就會發現,原來生活可以過得這麼輕鬆。
最後想說,如果你正在這條路上努力,請對自己有耐心一點。改變需要時間,但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值得慶祝。你已經踏出第一步了,這本身就很了不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