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談戀愛 > 正文

為什麼我們會有患得患失的感覺?三個方式找回內心的安定力量

談戀愛 81次瀏覽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明明事情還沒發生,心卻已經緊張到不行?

明明對方沒有說什麼,卻開始胡思亂想:「他是不是變了?」、「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

在每一段關係裡,我們總是太容易擔心失去,太難相信自己是被愛的。

這就是「患得患失」。

其實這種情緒並不稀奇,大多數的人在愛裡都經歷過。但我們可以學著讓它慢慢變淡,讓自己不再那麼容易被焦慮抓住。這篇文章,我想陪你一起從認知、行動與心態轉變三個層面,重新理解「患得患失」背後的原因,找回內在穩定的力量。

一、從認知開始,理解那些讓人不安的源頭

從認知開始,理解那些讓人不安的源頭

1. 接受人生就是不確定的

人都會希望掌握結果,特別是在感情裡。但越是想掌控對方、掌控未來,反而越會感到焦慮。

因為很多事,真的不是我們說了算。對方的想法、感情的走向,甚至明天會不會吵架,都可能會變。

與其一直去想「會不會失去」,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我今天有沒有照顧好自己?有沒有好好表達?有沒有在做值得的事?

把焦點放在自己能做的事上,就能慢慢找回一點安全感。

2. 分清楚,是「事實」還是「想像」

很多患得患失,其實來自「過度腦補」。

對方晚回訊息,我們就開始想:「他是不是不愛我了?」、「是不是對我冷淡了?」

但真的有這麼嚴重嗎?還是只是他在忙?

有個小方法你可以試試看:寫下一件讓你不安的事,分成三欄:

目前發生的事是什麼?(事實)

我擔心的情況是什麼?(想像)

有什麼證據能支持或反駁這些擔心?(現實)

當你願意面對思緒,焦慮就不會再偷偷長大。

3. 想清楚,自己真正重視的是什麼?

患得患失有時候是因為我們什麼都不想失去,既想要感情,也不想犧牲自由;既希望升遷,也想要時間陪家人。

但人生本來就是一連串的選擇,不可能什麼都抓住。

可以問問自己:「如果現在只能選一個,我更在意的是什麼?」

當你對自己的價值觀越清晰,做決定時就越少糾結,心也會穩定許多。

二、從行動著手,讓生活有穩定的節奏

從行動著手,讓生活有穩定的節奏

1. 找到你每天的小確定感

即使感情或生活中很多事無法控制,但你還是可以替自己安排一些「穩定的小事」,像是每天早上喝一杯喜歡的咖啡、傍晚散步半小時、每週日固定整理房間。

這些固定的小習慣,就像在混亂的世界裡設下一個個錨,讓你有地方可以暫時靠岸,讓內心平靜一些。

2. 決定之後,就不要一直懷疑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明明已經做了選擇,卻還一直反覆想「是不是應該那樣比較好?」、「我是不是做錯了?」

這樣的反覆會耗盡你所有的能量。

試著給自己一個期限,比如「決定之後三天內不要再回頭想」,也有人叫這個做「72小時不後悔原則」。

決定之後就執行,別讓自己卡在猶豫裡走不出來。

3. 保留一點只屬於自己的時間

在關係中最讓人焦慮的時候,通常是你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對方身上。

但人其實需要有自己的空間,才能保持心理的彈性。

試試看,每週留個兩小時給自己,不管是看電影、寫日記還是做冥想都好。

這段時間,你不需要回應誰,也不用去討好誰,只要專心陪自己就可以。

三、從心態出發,用新的角度看待「失去」

從心態出發,用新的角度看待「失去」

1. 把現在的煩惱放到五年後來看

很多現在讓你患得患失的事情,五年後你可能連細節都想不起來。

但你在焦慮的當下,卻可能犧牲了健康、情緒,甚至一段原本很美好的關係。

有時候可以試著問自己:「如果我是五年後的自己,會怎麼看現在這件事?」

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其實真的沒那麼嚴重。

2. 別只把重心放在某一件事上

如果你把所有的安全感都放在戀愛上,當感情出現問題,你的世界也會跟著崩潰。

所以要記得,人生的支撐不該只有感情,還有你的興趣、朋友、家人、工作,甚至是你自己。

越多支撐,心就越穩。你也才不會在失去一個人時,就連自己都找不到。

3. 累積「我可以承受」的信心

很多人怕失去,是因為不相信自己承受得住。

但事實是,我們其實比想像中更有韌性。你可以試著做一些小挑戰,比如參加公開演講、報名一個你從沒試過的課、或一個人去旅行。

這些經驗會在你心裡留下痕跡,告訴你:「原來我可以。」

這樣的信心,就是讓你少一點患得患失的底氣來源。

smalpasion結語:患得患失,不是脆弱,而是一種「在乎」

如果你會患得患失,不代表你不夠堅強,只是代表你很在意,在意對方、在意結果、也在意自己的價值。

但真正的穩定,不是靠別人給的,而是來自內心那種「就算結果不好,我也可以好好過」的自信。

願你越來越不需要用焦慮證明愛,也越來越能安心做自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