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生關係後,彼此卻沒有「確認關係」,這段關係到底算什麼?
是情侶,還是只是曖昧的延伸?是愛,還是只是一場情慾的交易?
在這個「我們不要定義關係」變得好像很時髦的年代,其實越來越多女生在夜深人靜時開始懷疑:
如果我們都已經那麼親密了,為什麼他卻從來不說我們是在一起?
發生關係,不等於在一起
在台灣這幾年,交友App、速食約會、甚至社群軟體(像是IG、Dcard)都讓認識人變得更快速、也更模糊。有時候兩個人從訊息曖昧、見面、喝酒、牽手、接吻,進展都很自然,甚至很快地就發生關係。但當妳開始期待一個「名份」,對方卻說:「我們不是已經這樣了嗎?」
這樣的模糊地帶,正是讓人最痛苦的。
「發生關係後沒有確認關係可以算是情侶嗎?」的真相是:如果他沒有說出口,那就不是。
關係不是靠身體來定義的,是靠兩個人的共識去確認的。親密不代表承諾,更不等於愛。
沒有確認關係=他還沒準備好承擔你們的未來
有些男生會說:「我還在想」、「我們可以再看看」、「我也蠻喜歡妳的啊,但我們現在這樣不是很好嗎?」
聽起來很溫柔,其實很逃避。因為真心想和妳在一起的男生,是會在發生關係之前,就確認你們彼此的心意與立場;而不是在關係之後,才開始「評估」你值不值得他投入。
妳不是備胎,更不是免費的陪伴方案。
台北有位朋友就分享過:「對方說他對我有感覺,但覺得不要急著定義。我們上床過兩次,我原本以為我們是往交往的方向在走,結果某天他在限時動態曬出一個新女生,還寫:『她是我最想珍惜的人。』」
那一刻她才明白,原來他不是不想定義關係,是不想跟她定義。
性是選擇,不該是期待的籌碼
有些女生會覺得:「是不是我和他上床之後,他會更喜歡我?」
但真實的世界並不這麼童話。很多男生在得到之後,反而沒有了征服欲,也沒有了進一步經營的衝動。
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因為你在還沒確認彼此心意時,就給了他最親密的部分。他會下意識認為:「妳對我沒有底線,那我為什麼要為妳負責?」
妳應該先為自己劃出界線,而不是等對方幫妳畫底線。
女生沒有錯,但要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在一段沒有名份的親密關係中,女生最容易受傷的不是身體,而是「自我價值」被否定的感覺。
「我們都做了那些事,為什麼他還不願意說我是他女朋友?」
這樣的懷疑,一旦萌芽,就會日復一日地侵蝕妳的信心。
所以妳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 第一,他有清楚告訴你他喜歡你嗎?
如果沒有,那你們很可能只是情慾的投合,不是愛的開始。
- 第二,他有認真談過未來嗎?
如果沒有,那代表他沒有把你當成長期對象。
- 第三,他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出現嗎?
如果沒有,那他只是把妳當成「有空就聯絡」的人,不是生活的一部分。
女生也可以選擇「只享受關係」,但不能假裝不在意名份
不是每一段親密都要有承諾,這是成年人彼此同意就能成立的自由。
但妳要誠實面對自己:妳真的可以只享受不問未來嗎?
如果妳發現自己開始常常看他最後一次上線時間、開始在意他有沒有看妳的限動、開始期待他主動約妳…
那妳其實就不是「能玩得起」的人,妳在意的不是身體的靠近,而是心的歸屬。
確認關係,是一種尊重,不是形式
我們常說的「在一起」,其實不只是口頭上的告白,而是一種雙方願意對彼此負責的心意。發生關係本來就該建立在這個前提之上。
如果他連一句「我們是情侶吧?」都不願意說出口,那妳要相信,妳值得更清楚、更真誠的愛。
當一個男生跟你上床後不認賬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想過跟你確認關係,僅僅是關心你而已,那麼他內心中大概就是覺得你不適合當女友、太太的人選,你只能是他的砲友關係。
所以該斷開就斷開,如果你依然想要砰一下那少幾率的是他忘記跟你告白的自我幻想也可以繼續等待。
當然,如果原本你就是很享受你們之間的這種為妙感覺也可以等待。
最後龍哥想跟妳說:
如果他沒確認關係就和妳發生關係,不代表妳被看輕了。
但如果在妳表達想要確認關係後,他還是選擇沉默、閃避、不負責任,那就代表他根本沒打算在這段關係裡為妳停留。
與其等他願意給妳名份,不如自己先決定要不要繼續。
因為妳不是誰的暖床工具,更不是哪個男人「還沒準備好」時的過渡選項。
妳是值得被明確選擇、被珍惜、被認定的:真正的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