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人缘好的人?這個問題是不是常常讓你覺得很困擾?特別是那些比較內向的男生,看著身邊那些很會聊天、很會交朋友的人,心裡總是會想:「為什麼我就是沒辦法像他們一樣受歡迎?」
其實啊,我要跟你說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秘密:人緣好不好,跟你是內向還是外向真的沒太大關係。我在這個行業這麼久了,見過太多內向但人緣超好的人,也看過很多外向但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傢伙。
人際吸引力這種東西,說穿了就是讓別人跟你相處的時候覺得舒服、覺得開心。而這些技巧,內向的人不但可以學會,有時候還比外向的人更有優勢呢。
內向者的隱藏優勢,別小看自己了
很多內向的男生都覺得自己在人際關係上很吃虧,但我要告訴你,這根本就是誤解。內向的人有很多外向者沒有的優勢,只是你們自己沒有發現而已。
內向的人通常比較會觀察,也比較會傾聽。你們不會急著表現自己,反而會先了解對方。這個特質在人際關係中其實超級重要,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被理解、被關注。當你能夠真正聽懂別人在說什麼的時候,對方就會覺得你很特別。
還有就是,內向的人說話通常比較有深度。你們不會隨便說一些沒營養的話,而是會想過再說。這樣的對話品質其實更容易讓人印象深刻。我見過很多內向的人,他們說的話不多,但每句話都很有意思,這樣的人反而更吸引人。
而且內向的人比較不會給別人壓力。有些外向的人太熱情了,會讓人覺得喘不過氣來。但內向的人給人的感覺比較舒服,讓人可以放鬆地跟你相處。這種感覺其實很珍貴,特別是在這個步調很快的社會裡。
所以說,不要覺得內向是缺點,反而要學會發揮這些優勢。關鍵是要知道怎麼運用,而不是要改變自己的個性。
從傾聽開始,讓別人覺得被重視
這一點我真的要特別強調,因為太多人不懂得傾聽的重要性。很多人以為要有好人緣就是要很會講話,但其實會聽話的人比會說話的人更受歡迎。
真正的傾聽不是只是安靜地聽對方說話而已,而是要用心去理解對方想表達的東西。你要用眼神、表情、還有一些小小的回應讓對方知道你在認真聽。比如說點頭、「嗯」、「是喔」這些簡單的回應,都會讓對方覺得你很投入。
我有個客戶蘇志華(化名)之前就是那種很內向、不太會聊天的人。他每次參加聚會都覺得很尷尬,不知道要說什麼。後來我教他從傾聽開始練習,他慢慢發現其實不用說太多話,只要認真聽別人說話,並且適時地回應,大家就會覺得他很好相處。
現在他告訴我,每次聚會都會有人主動找他聊天,因為大家覺得跟他聊天很舒服,不會有壓力。他不用刻意表現自己,但大家都記得他,也都喜歡他。這就是傾聽的力量。
而且,當你真正在傾聽的時候,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想法。這些發現會讓你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更有興趣,也會讓你變得更有話題可以聊。
善用提問的藝術,讓對話自然流動
內向的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要說什麼,但其實你不用一直說話,只要會問對的問題就夠了。好的提問可以讓對話自然地進行下去,也可以讓對方覺得你對他們很有興趣。
但是要注意,這裡說的提問不是那種像查戶口一樣的問法。不要一直問「你住哪裡」、「你做什麼工作」這種很表面的問題。要問一些能夠讓對方分享更多想法和感受的問題。
比如說,如果對方提到他們喜歡旅行,你可以問「什麼樣的旅行讓你覺得最難忘?」而不是問「你去過哪些地方?」。這樣的問題會讓對方想要跟你分享更深層的體驗,對話就會變得更有意思。
或者當對方說工作很忙的時候,你可以問「那你平常都怎麼讓自己放鬆?」這樣的問題會讓對方覺得你關心他們的感受,而不只是在交換資訊。
提問的時候也要注意語氣和表情,要讓對方感受到你是真心想了解,而不是在應付。這樣的互動會讓人覺得很溫暖,也會讓對方更願意跟你分享。
真誠回應比幽默感更重要
很多內向的人都覺得自己沒有幽默感是個大問題,但我要告訴你,真誠的回應比搞笑更能打動人心。當然,如果你天生就很幽默那很好,但如果沒有,也不用勉強自己。
真誠的回應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當別人跟你分享事情的時候,你要用真心去感受,然後誠實地表達你的想法和感受。比如說,當朋友跟你分享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你不用急著給建議或是講笑話來化解,你可以先同理他們的感受。
「聽起來真的很辛苦」、「我可以理解你的感覺」這樣簡單的回應,有時候比任何建議都更有效果。因為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最需要的往往不是解決方案,而是有人能夠理解他們。
而且真誠的回應會讓人覺得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在這個充滿套路和表面客套的世界裡,真誠變得特別珍貴。當你總是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時,別人也會對你更開放,關係自然就會更緊密。
但是要注意,真誠不代表沒有分寸。你還是要考慮場合和對方的感受,不是什麼話都可以直接說出來。真誠是要建立在尊重和善意的基礎上的。
建立屬於自己的社交節奏
內向的人跟外向的人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你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充電。如果你試著跟外向的人用一樣的方式社交,你會覺得很累,最後可能會想要逃避所有的社交活動。
所以,你要學會建立屬於自己的社交節奏。不要覺得你一定要參加每個聚會,或是要跟每個人都變成好朋友。選擇那些你真正有興趣的活動,跟那些你真正想要深入了解的人建立關係。
質量比數量重要。與其認識一百個點頭之交,不如好好經營十個真正的朋友。內向的人通常比較適合深度的關係,而不是廣泛但表面的社交網絡。
還有就是要給自己充電的時間。如果你參加了一個社交活動,回家後覺得很累,那就好好休息,不要勉強自己馬上又去參加下一個活動。當你充好電了,你才能以最好的狀態去跟別人互動。
也要學會說不。如果你真的不想參加某個活動,就誠實地拒絕。不要為了不想得罪別人而勉強自己,這樣只會讓你更累,也不會讓你在活動中表現得很好。
用興趣和專業建立連結
內向的人通常在某些領域會比較有深度,這其實是很大的優勢。當你對某個話題很有興趣或是很專業的時候,你會變得很有話說,也會讓人覺得你很有意思。
不要害怕展現你的興趣和專業。很多內向的人會覺得講自己的興趣會很無聊,但其實不是這樣的。當你熱情地分享你喜歡的東西時,那種熱忱是很有感染力的。
我認識一個朋友陳家豪(化名),他是個很內向的工程師,平常不太愛講話。但是只要有人問到程式設計或是科技相關的話題,他就會變得很健談,而且講得很有趣。慢慢地,大家都知道他是這方面的專家,有問題都會來找他。這樣他就自然而然地建立了很多人際關係。
關鍵是要學會用一般人能夠理解的方式來分享你的專業。不要用太多專業術語,而是要用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這樣即使對方不懂你的領域,也能夠跟你產生共鳴。
而且,當你展現出自己的專業和熱忱時,別人會對你產生尊敬。這種尊敬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礎。
常見問題解答
Q: 我真的很內向,在人多的場合就會很緊張,這要怎麼辦?
A: 這很正常,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你可以從小範圍的聚會開始練習,比如說三、四個人的聚餐。慢慢習慣了再參加大型的活動。而且記住,你不用跟每個人都聊天,找一、兩個你覺得比較好聊的人深入交流就夠了。
Q: 我覺得自己很無聊,沒什麼有趣的話題可以聊,怎麼辦?
A: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想法,不要小看自己。而且,好的對話不是要你一直講有趣的事情,而是要能夠跟對方產生共鳴。多問問對方的想法,你會發現其實有很多可以聊的。
Q: 我想要改變,但又擔心別人會覺得我變得很奇怪?
A: 改變是要循序漸進的,不用一下子就想要變成另一個人。從小地方開始改變,比如說多問一些問題,或是多表達一些關心。這些改變別人不會覺得奇怪,反而會覺得你變得更好相處了。
Q: 我不喜歡參加聚會,但又怕被孤立,這要怎麼平衡?
A: 不是每個聚會都要參加,但也不要完全拒絕所有的社交活動。選擇那些你真正有興趣的,或是對你重要的人邀請的聚會。而且可以嘗試邀請別人進行一對一或是小團體的活動,這樣你會比較自在。
總結
內向不是缺點,而是一種不同的人格特質。內向的人在人際關係中有很多優勢,關鍵是要知道怎麼發揮。不要試著變成另一個人,而是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緣好不好,說到底就是讓別人跟你相處的時候覺得舒服、覺得被理解。而這些,內向的人都可以做得很好,甚至比外向的人做得更好。重點是要有信心,也要給自己時間慢慢練習。
真正的人際吸引力不是來自於你有多會講話,而是來自於你有多真誠、多用心。當你開始真心關注別人,願意傾聽和理解的時候,你會發現人際關係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關於作者:陳婉玲,smalpasion情感專欄資深編輯,陪你找到屬於自己的人際魅力。願每個內向的靈魂都能在人群中發光,找到真正懂你的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