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要怎麼知道自己長得好不好看?每次拍照總覺得好像不太準,朋友說「你很可愛啊」又聽起來有點敷衍,用濾鏡修圖後變漂亮也沒意義,那些在鏡頭前、鏡頭後,甚至網路留言裡看似真誠的稱讚,到底哪一句才是真的?
說實話,判斷自己是不是好看這件事,比想像中難很多。但如果你願意回頭觀察生活裡那些再平凡不過的細節,其實答案早就藏在了你走過的捷運車廂、買早餐的便利商店,還有你進教室、踏進辦公室時,周圍人的下意識表情裡。
一、看陌生人有沒有主動搭話或加你的 IG
先說一個最直接的方法:有沒有人主動跟你搭話?
如果你不是完全躲在家裡的類型,日常生活中多少會遇到一些想要認識你的陌生人。不論是在大學走廊、咖啡廳還是搭高鐵的時候,如果有人試探性問你:「可以加個 IG 嗎?」或者乾脆點名說「你很有氣質,可以認識一下嗎?」那基本上,你在外型上就有一定的吸引力。
當然不是說只有大美女或帥哥才會被搭訕,這個世界的審美多元又複雜,但通常願意主動出擊的人,會被外貌吸引的機率還是比較高。而如果你完全沒遇過這種情況,也不用太灰心,可能你本身氣場比較冷、比較有距離感,或是生活圈太封閉了。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真正外型很吸引人的人,常常反而不太會懷疑自己的長相。你會不會懷疑自己,其實已經說明了一些答案。
二、觀察別人在你面前的小動作
搭捷運的時候,有沒有人偷偷看你?排隊買咖啡時,有沒有人本來在滑手機,看到你之後突然站直,然後裝作不經意地調整髮型、拉拉衣服?
人是很誠實的動物,特別是在第一眼看到一個人的時候,臉部跟身體的反應幾乎都是自動的。如果你不小心對上一個異性的眼神,對方突然開始語無倫次,或者臉紅、急著低頭,那其實就是對你的外貌產生了壓力和吸引。
有時候你沒說話,但你一出現,身邊氣氛會突然變得微妙起來,像空氣停了一下,又像周圍人不約而同地慢了半拍。這些無聲的反應,比一百個讚還要真實。
三、你說話的時候,別人聽得有多專心?
這點比較隱晦,但絕對準確。長得好看的人,在開口說話時,大家注意力會比較集中,不一定是因為內容精彩,而是因為他們就是會吸引人聽下去。
如果你在職場開會、或是學生時期上台報告,發現大家總是看著你,不會分心滑手機,那可能不是你報告真的有趣,而是你有某種視覺上的吸引力。尤其是你提出一個建議,平常不太搭理你的人也會點頭說好,這不一定是因為你有說服力,而是他們本能地對你有好感。
換句話說,如果你在一群人中講話,經常能主導節奏或得到肯定,很可能你除了會說話之外,外貌也是個加分項。
四、生活中是不是常有「小確幸」?
這部分我稱之為「美貌帶來的隱形優惠」。例如你去買鹽酥雞,老闆偷偷多給你幾塊;你走在夜市,會被攤販親切地叫住說:「妹妹今天很漂亮喔!」或者在餐廳明明沒排很久,卻有人主動讓位給你。
還有一種是比較難發現的,就是別人對你的包容度會比較高。犯了一點錯、不小心遲到或忘了回訊息,大家反應好像都比較寬容,甚至還會說:「沒關係啦,我知道你最近忙。」
這些微小的「溫柔待遇」,不是完全因為你人好或個性佳,而是長相給人的第一印象本身就加了分。
五、但說到底,長得好不好看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也許你看到這裡,開始覺得有點沮喪,心想:「我沒有被搭訕過,也沒人多送我鹽酥雞,是不是代表我不夠好看?」
別這樣想。
我們從小被灌輸外貌的重要性,導致好像長得漂亮才有價值。但事實是,好看這件事其實不只有一種定義。有的人是初見驚艷型,有的人是耐看舒服型,還有的人,是熟了之後才會發現他的眉眼特別溫柔、笑起來特別有力量。
美不是固定不變的樣子,而是一種讓人想靠近的感覺。如果你真心喜歡自己,願意好好生活、好好打理自己,即便你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美女,也一樣可以讓人覺得「你好漂亮」。
Smalpasion作者有話說
所以啊,想知道自己長得好不好看,其實不用跑去測顏值,也不用問爸媽或死黨。觀察生活,觀察別人的眼神與反應,這些才是真實的鏡子。
不管你是不是那種「一眼美女」,或是默默無聲型的好看,只要你開始喜歡自己、接納自己,世界就會用另一種方式回應你。
畢竟,好看從來不只是五官的排列組合,而是一種你走進房間時,別人忍不住多看一眼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