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那年,我跟同系的兩個男同學一起租下大同區一間老公寓,三房一廳,頂樓還有一塊小陽台。房租便宜、生活機能好,附近有夜市,樓下還是24小時的全聯。
最特別的是,隔壁房住了一位上班族女生,年紀大我們幾歲,在一家設計公司當助理。她叫 Iris,看起來很乾淨、總是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牛仔褲,手上還常提著 IKEA 的購物袋。某個下雨天,我們第一次搭上話,是因為她開門時順手撐了傘給我。
那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成熟」真的會讓人心動。
【心動的不是情話,是那些生活裡的細節】
後來我們會在陽台一起曬衣服,偶爾也在垃圾回收時擦身而過。有一次我煮泡麵,她看了眼我桌上那包泡菜牛肉麵,笑著說:「你不怕吃到胃潰瘍喔?」然後遞給我一盒她剛做好的雞肉飯糰。
那天晚上,我破天荒吃了兩頓晚餐,一是她的飯糰,一是心裡滿滿的甜。
我們不是那種會天天聊天的人,她白天要上班、我白天要跑工地實習,真的比較熟,是從一次她搬書桌上樓開始。我幫她扛,她請我喝手搖,我還記得她點的是五分糖的茉香綠加寒天。我們就這樣,一點一滴地熟了起來。
【曖昧,不是開始愛,是還沒勇氣表白的等待】
我們後來加了 LINE,偶爾會傳點日常的照片,她說我像她弟弟,但偶爾也會傳些自拍過來,配著一句「今天穿這樣去開會會不會太學生?」
我不敢多想,卻每次都秒回:「很好看,很有設計感。」
那段時間,我開始變得不像自己。下班後回家會特地買她愛喝的手搖,放在她門口。做便當會多做一份,裝在她喜歡的白色便當盒裡。甚至,連她提到的插畫展,我都記在心裡,主動邀她一起去看。
她沒有拒絕,甚至還說:「你真的很貼心耶。」
我以為,我們是不是快要在一起了。
【可惜感情這種事,有時候不是看誰付出多,而是 timing 對不對】
某天她突然跟我說,她要搬走了。
她說公司在內湖開了新辦公室,通勤太遠,所以要搬去文山區,離捷運站近一點。她也說得很輕描淡寫,像是我們只是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室友,沒有任何糾纏的理由。
但我知道,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很久。那種不是痛到心碎的難過,而是有點像,愛情才剛冒出芽,還來不及澆水,就被時間連根拔起。
【再見之後,我們就真的變成陌生人】
她搬走那天,我送她到樓下。
她提著箱子,笑著說:「謝謝你這段時間的照顧喔,你真的很貼心,應該會有女生喜歡你。」
我沒說話,只是點頭。後來,我們真的沒有再聯絡過。偶爾在 IG 上還能看到她的動態,後來也慢慢消失了。她好像搬去國外了,聽朋友說是結婚了,對象是她當年公司的設計師主管。
我點進她的限時動態,看到她帶著孩子在巴黎河畔拍照,她還是笑得一樣溫柔。
【男生會不會對合租的女生動心?會,只是愛得很小心】
很多人問,男生會不會對一起合租的女生動心?
我的答案是:會,而且多半不動聲色。
尤其當那個女生很溫柔、很有禮貌,甚至偶爾撒嬌的時候,那種來自生活細節的靠近,很容易讓一個男生心裡開始起波瀾。
但也因為是合租,因為住太近,反而很多人不敢表白,怕關係變尷尬,怕喜歡了之後失去的是整段平衡的生活。
就像我,也曾無數次想問:「如果我喜歡你,你會怎麼辦?」但最後還是選擇什麼都不說,因為怕一句話,就換來她搬家的背影。
【生活不是偶像劇,但某些回憶會讓人永遠記得】
我們沒有在一起,但那段日子,我記得她房間傳來的陳綺貞的歌聲、記得她用紙膠帶貼在冰箱上的便條紙,還有她曾經跟我說:「你這樣,其實很可愛。」
我們不是情侶,但她是我青春裡最難忘的一段鄰居。
所以,男生會不會對合租的女生動心?
會,只是愛得很靜,很小心,很像生活裡一杯沒加糖的咖啡,不是不甜,是甜得剛好讓你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