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常常收到讀者來信問我:「月月姐,我男友今年25歲,一直催我結婚,但我總覺得他還不夠成熟欸,到底男生幾歲結婚比較好啊?」還有些男生朋友也會私訊問我:「我今年27了,家裡一直催婚,但我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是不是太晚了?」
說真的,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以我這十年來的情感諮詢經驗,還有身邊朋友們的例子來看,我覺得男生在29到33歲這個區間結婚是比較理想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慢慢跟大家分享。
社會歷練,真的需要時間沈澱
大部分台灣男生大學畢業大概是22到24歲,接著當兵一年,真正進入職場工作大概是25歲左右。剛出社會的男生,說實話,很多想法都還很天真,對未來的規劃也比較不切實際。
我記得之前有個讀者阿軍哥(化名)跟我分享過他的故事。他25歲的時候就很想結婚,覺得自己已經工作了,有基本收入就可以養家。但是他那時候月薪才28K,還跟女友說要在台北買房子,兩個人一起努力個三五年就可以了。女友聽了覺得很不切實際,兩個人常常為了這些事情吵架。
後來阿軍哥工作了五年,到了30歲,他才真正明白什麼叫做「現實」。工作穩定了,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裡,也知道哪些目標是可以達成的,哪些是需要更長時間努力的。這時候他們再談結婚,就實際多了,也不會有那麼多不必要的爭執。
心理成熟度,比年齡更重要
很多人會問我,到底是心理成熟重要還是經濟能力重要?我的答案是:心理成熟度絕對比較重要,但這兩個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男生的心理成熟度確實比生理年齡要慢一些,這不是偏見,而是我在諮詢過程中觀察到的普遍現象。很多男生到了27、28歲,心理狀態可能還像22、23歲一樣,對責任的認知還不夠深刻。
但是透過工作的歷練,被社會打磨個幾年後,他們會慢慢學會什麼叫做承擔責任。知道賺錢不容易,知道養家不簡單,也知道婚姻不是談戀愛的延伸,而是兩個人要一起面對生活中各種挑戰的長久合作。
經濟基礎,是安全感的來源
雖然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婚姻生活真的會很辛苦。我不是說男生一定要賺很多錢才能結婚,而是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和基本的理財觀念。
在台灣,如果男生工作了五年左右,通常會對自己的職涯發展有比較清楚的方向。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也知道在這個行業裡可以發展到什麼程度。這種穩定感對女生來說很重要,因為她們需要知道未來的生活是可以預期的。
還有一個很現實的考量就是,29到33歲這個年紀,如果要買房的話,還有比較長的貸款期間可以選擇。太早買可能經濟壓力太大,太晚買又擔心貸款年限不夠長。
生理狀態,也要考慮進去
從生理的角度來看,男生在30歲左右的身體狀態還是很好的,精力充沛,也適合生小孩。如果太晚結婚,比如說超過35歲,雖然不是不行,但體力上可能就沒有那麼好了,尤其是要帶小孩的時候。
而且這個年紀的男生,通常已經玩夠了,不會再有太多「還想要體驗單身生活」的念頭。知道自己要什麼,也願意為了家庭犧牲一些個人的時間和興趣。
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啦
當然,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男生可能25歲就很成熟了,有些可能35歲還像個大男孩。重點不是年齡本身,而是這個人是否具備了結婚的條件。
什麼是結婚的條件呢?我覺得包括:
對自己有清楚的認知,知道自己的優缺點
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來源
對未來有實際的規劃,不會好高騖遠
願意為了家庭承擔責任
有足夠的耐心和包容心去經營婚姻
如果一個男生具備了這些條件,不管他是28歲還是32歲,都是可以考慮結婚的。
常見問題
Q:我男友今年26歲,工作才兩年,但他說想結婚了,我該答應嗎?
A:建議妳先觀察他的成熟度。工作兩年確實還比較短,但如果他對未來有清楚的規劃,對婚姻也有正確的認知,那也不是不可以。重點是你們要充分溝通,確定彼此的期待是一致的。
Q:男生超過35歲結婚會不會太晚?
A:不會太晚啦!每個人的人生節奏都不一樣。35歲結婚的男生通常經濟基礎比較穩固,心理也更成熟,只要身體健康,還是很適合結婚的。
Q:如果男生經濟條件不好,但很有責任感,值得嫁嗎?
A:我覺得責任感比經濟條件更重要。有責任感的男生會為了家庭努力打拼,經濟條件是可以慢慢改善的。但如果一個男生只有錢但沒有責任感,那反而更危險。
總結
說了這麼多,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結婚的時機真的因人而異。29到33歲只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區間,但不是絕對的標準。最重要的是,這個男生是否已經準備好承擔婚姻的責任,是否有能力和意願去經營一個家庭。
年齡只是參考,成熟度和責任感才是關鍵。如果妳正在考慮要不要跟男友結婚,不要只看他的年齡,多觀察他的行為和態度。如果他真的愛妳,也願意為了你們的未來努力,那就是對的人。
我是月月,十年情感諮詢經驗的Smalpasion專欄作家,希望每個讀者都能找到對的人,在對的時間步入婚姻殿堂,幸福美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