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姻 > 正文

結婚後房子在誰名下有差嗎?

婚姻 12次瀏覽

結婚後房子在誰名下有差嗎?

最近我身邊好多朋友都在準備結婚,但是談到房子的時候,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有的是男方家裡出頭期款,有的是兩個人一起存錢買,也有的是女方自己有房子...這時候就會開始煩惱:到底房子要寫誰的名字?結婚後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老實說,我以前也覺得這種事情想太多,愛情最重要嘛!但是經歷過幾個朋友的慘痛經驗後,我才發現這個問題真的不能不重視。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這個現實但是很重要的話題。

法律上的差別真的很大

首先要跟大家說明的是,在台灣的法律裡面,房子寫誰的名字真的差很多!很多人以為結婚後什麼都是夫妻共有財產,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根據我們台灣的民法,結婚後採用的是「法定財產制」,簡單講就是:婚前各自的財產還是各自的,婚後賺的錢才算是夫妻共同努力的成果。所以如果房子是婚前就買的,而且只寫一個人的名字,那這間房子在法律上就是屬於那個人的個人財產。

我有個朋友小美,當初跟老公交往的時候,男方家裡就幫忙出頭期款買了房子,但是只寫老公的名字。小美那時候想說反正都要結婚了,寫誰的名字都一樣。結果後來兩個人個性不合要離婚,小美才發現她對那間房子完全沒有權利,就算她後來也有幫忙繳房貸,但在法律上她還是拿不到任何補償。

不同情況下的處理方式

婚前買房的狀況

如果是婚前就買的房子,不管是誰出的錢,房子就是屬於名字上面那個人的。但是!如果婚後有一起繳房貸,這個時候情況就會變得複雜一點。

我另外一個朋友小雯就是這種情況。她老公婚前買了房子,但是結婚後兩個人一起繳房貸。後來他們去諮詢律師,律師說如果真的要保障小雯的權益,可以考慮「贈與」部分產權給小雯,或者是重新設定為「共同持有」。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做這種變更,會牽涉到贈與稅的問題。夫妻之間的贈與雖然有一定的免稅額度,但如果房子價值很高,還是要評估一下稅負的問題。

婚後一起買房

如果是結婚後才一起買的房子,不管錢是誰出的,在法律上都算是夫妻的共同財產。但是房子要寫誰的名字,或者是要不要寫兩個人的名字,這個還是要好好討論。

我自己的經驗是,當初跟老公買房的時候,雖然頭期款大部分是他出的,但我們還是決定寫兩個人的名字。因為我覺得這不只是法律上的保障,更是一種心理上的平等感。當房子寫著兩個人的名字時,我們在做任何關於房子的決定時,都會比較會互相尊重對方的意見。

女方自己有房子

現在很多女生都很獨立,婚前就自己買房了。這種情況下,房子當然是屬於女方的個人財產。但是如果結婚後要搬去住,老公要不要一起分擔房貸或管理費,這個也是需要討論的。

我有個朋友小華就是這樣,她婚前自己買了房子,結婚後老公搬來一起住。一開始小華覺得反正房子是她的,老公不用分擔房貸沒關係。但是後來發現這樣會讓老公覺得自己像是「寄人籬下」,對於房子的裝修或布置都不敢表達意見,夫妻關係反而變得有點尷尬。

後來他們重新討論,決定老公負擔一部分的房貸,然後在一些小的決定上也會徵求老公的意見。雖然法律上房子還是小華的,但是在心理上兩個人都比較有參與感。

實際考量的因素

貸款申請的考量

如果要申請房貸,銀行通常會看申請人的收入和信用狀況。如果其中一個人的條件比較好(比如收入比較高、信用比較好),那寫那個人的名字可能比較容易過件,或者可以拿到比較好的利率。

但是這個時候也要考慮,萬一那個信用比較好的人將來有什麼意外(比如失業或生病),會不會影響還款能力。如果是寫兩個人的名字,風險相對來說會分散一點。

稅務上的考量

房子的持有和轉讓都會牽涉到各種稅負,像是房屋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等等。如果是夫妻共同持有,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有節稅的效果。

但是相對的,如果將來要賣房子,可能也會比較複雜一點,因為需要兩個人都同意才能處分。

家庭和睦的考量

說到底,房子寫誰的名字不只是法律問題,更是關係到家庭和諧的問題。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兩個人要開誠布公地討論,不要因為覺得談錢傷感情就避而不談。

很多時候,問題不是出在房子寫誰的名字,而是出在沒有好好溝通。比如說,如果決定寫老公的名字,但是老公要明確表達他認為這個房子是兩個人的家,在任何重大決定上都會徵求老婆的意見。如果寫老婆的名字,老婆也要讓老公感覺到這個家也是他的。

常見問題解答

Q: 如果房子寫老公的名字,但我也有出錢,萬一離婚我可以拿回我出的錢嗎?

A: 這個要看具體的情況。如果妳能證明妳確實有出資(比如有轉帳紀錄),而且當初有約定這是借貸或投資,那在法律上是有可能拿回的。但是如果沒有明確的約定,可能就會被認為是贈與,要拿回來就比較困難。所以如果有出資,最好要有書面的約定。

Q: 婚後買房寫兩個人的名字,如果其中一個人不同意賣房子怎麼辦?

A: 如果是共同持有,確實需要所有持有人都同意才能賣房子。如果其中一個人不同意,另一個人可以向法院聲請「分割共有物」,但這個程序比較複雜,而且結果不一定如預期。所以在決定共同持有之前,最好要確認兩個人在重大決定上能夠理性溝通。

Q: 房子寫媽媽的名字好嗎?

A: 有些家庭會考慮把房子寫在長輩的名字下,可能是為了節稅或其他考量。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房子不是寫夫妻的名字,在法律上夫妻對這個房子就沒有所有權。如果將來長輩有什麼意外,或者家庭關係發生變化,可能會產生很複雜的問題。

Q: 可以婚前就先約定房子的歸屬嗎?

A: 當然可以!這就是所謂的「夫妻財產約定」。如果對於房子的歸屬有特別的考量,可以在結婚前或結婚後到法院公證處辦理夫妻財產約定,明確約定房子的歸屬和處分方式。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後續的爭議。

我的建議

經過這麼多年的觀察和經驗,我覺得房子寫誰的名字真的沒有標準答案,每個家庭的狀況都不一樣。但是有幾個原則我覺得很重要:

首先,一定要誠實溝通。不管最後決定怎麼做,兩個人都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擔憂說出來。有些人可能會擔心如果提到這個話題,對方會覺得自己不信任他,但我覺得真正相愛的人應該可以理性討論這種現實問題。

其次,要考慮長遠。結婚是一輩子的事,房子的問題也不是一時的。要想想如果將來有孩子、如果其中一個人失業、如果要換房子等等,現在的決定會不會造成問題。

最後,如果真的很複雜,建議可以找專業的律師或會計師諮詢。雖然要花一點錢,但是可以避免將來更大的損失和糾紛。

總結

房子在誰名下確實會有差別,不管是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還是心理上的感受,都會受到影響。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房子寫誰的名字,而是兩個人要有共識,要互相尊重,要為這個家一起努力。

愛情固然重要,但是面對現實也是成熟的表現。與其將來因為這些問題吵架,不如現在就好好討論清楚。畢竟,一個溫暖的家需要的不只是愛情,還需要理智和智慧。

希望每個姊妹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家庭的方式,也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溫暖的家。記住,不管房子寫誰的名字,最重要的是這個家裡面有愛、有尊重、有理解。這些才是讓一個房子變成家的關鍵因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