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嚮往自由的港灣 投稿
很多人都對「和外國人交往」抱著浪漫幻想,以為只要找了個外國男友,生活就會瞬間升級、語言能力突飛猛進、朋友圈也變得「國際化」。但真實的故事,往往不是這樣。
身為台灣女生,當我真正開始和外國男友交往之後,我才發現,這不僅僅是一段感情關係,更像是走入一條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軌跡。
1 社交圈,真的會變得不一樣
一開始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朋友圈的縮減。有些台灣男生知道我交了外國男友後,態度會出現微妙的變化,不是冷淡,就是不再主動聯絡。甚至連過去很熟的男性朋友,也漸漸淡出了。
這種改變不全然是因為嫉妒或價值觀衝突,更多是潛意識裡的「切割」,彷彿你不再屬於他們熟悉的生活方式,也不再符合某種文化內部的期待。
久而久之,我的社交圈就慢慢集中在跟我一樣有跨國戀愛經驗的女生,甚至有些是從韓國、日本來台工作的女性,大家會更能理解彼此所面對的文化與價值拉扯。
2 「外國生活圈」的隱性封閉感
和外國人交往久了,你會發現自己漸漸融入所謂「外國人在台生活圈」。這圈子看似多元,實則有點封閉。
很多外籍男友待在台灣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而他們的交友、活動甚至連餐廳選擇都圍繞著某些固定區域,台北信義區、天母、台中大里、台南東區這類「外國人聚集地」,久了你會發現,生活步調與周遭社群很難和一般本地生活節奏重疊。
你可能不需要英語多好就能混進這圈子,因為很多外國人的中文還不如你英文好。但如果哪天你們分開了,你想重新回歸本地生活、職場或人際關係,會發現自己像站在門外,不再那麼自然地屬於任何一邊。
3 跨文化戀愛的時間壓力與決定焦慮
當交往進入第2、3年,問題也來了:我們之後要去哪裡?留在台灣?一起搬去他的國家?還是乾脆在台創業?
每一種選擇,都意味著一種人生方向的切割。大部分在台灣的外國人不會長期留下,他們或是公司派來駐點、或是旅居階段,戀愛穩定後,下一步勢必是「轉場」。
對女生來說,這時常常面臨的不只是搬家問題,而是要不要放棄自己在台灣的人脈、家庭和未來職涯,去到一個可能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
4 自我價值與「階級翻轉」的錯覺
不可否認,和外國男友在一起,有些女生的生活確實因此過得更好了。有些人會說:「至少我可以吃到三倍價的蛋糕、住到外國人喜歡的高級社區、體驗外籍生活圈的便利。」這樣的確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轉變。
但如果你來自台灣鄉下,或者家境並不特別好,這種「生活階級感」也可能變成一種心理依賴。你會開始把「和外國人交往」當成是一種社會向上的證明,一種翻轉命運的機會。
只是當你越來越依賴這樣的感覺,你也會逐漸放棄過去在台灣文化裡建立的價值,甚至有些人會連中文社群都不太想再參與了,彷彿自己的生活已經「升級」到了另一個層次。
5 跨文化戀愛,其實是一場長期的選擇題
這段經歷讓我學到一件事,找外國男友不代表你人生就此「成功了」。它不過是你選擇的其中一條路,只是這條路可能比你想像中更窄,或者說,它會默默關上你原本有機會打開的其他門。
我們不是不能和外國人戀愛,而是要比一般戀愛關係更早、更深地思考:你要的是一段感情,還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你是否準備好承擔這些看不見的代價?
總之:說話不要太滿,路也不要走太絕
我見過那些和外國男友穩定交往,最後一起移居國外過上自己想要生活的女生;也見過在異國婚姻中漸漸失去自主,40歲後選擇回台重新生活的女性。
無論是哪一種,真正讓人佩服的,不是她們選了哪一條路,而是她們都沒說太滿的話,沒把人生壓在「戀愛能改變一切」的幻覺上。
人生哪有這麼容易翻盤?有時候,留一點選擇、保留一點原來的生活圈,反而是你真正能走得久、活得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