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也被爸媽說過:「年紀差不多該找個人嫁了/娶老婆了吧?」
每次過年、家族聚會,甚至只是日常吃飯,這句話像定時炸彈一樣突然蹦出來,讓你只能尷尬笑笑,然後低頭扒飯。可是,你有沒有真正去想過,爸媽為什麼這麼想?
我曾經也問過我媽:「為什麼你們那麼想要我趕快結婚?」
她笑笑地說了一句話:「不是想逼你,而是怕有一天我們不在了,你沒有人照顧。」那瞬間我才發現,原來很多我們以為是壓力的話,其實是他們笨拙的關心。
01|怕你老了孤單沒人陪
父母總是會替孩子設想未來,尤其是年老的時候。
他們的世界觀裡,家庭是一種保障。不是因為他們迷信婚姻,而是覺得「有伴的人生比較不孤單」。他們相信,結婚後你就會有一個可以一起走過人生難關的人。萬一哪天他們不在了,至少還有人會陪著你、愛著你,不讓你一個人孤單面對人生。
我媽說:「你看看那些一直單身或不婚的人,現在過得也很好,但等他們年紀大了,朋友也各自有家庭,病了也沒人照顧,真的很辛苦。」
或許這不是絕對的真相,但這是父母那個世代的經驗與恐懼。
他們不是看不起單身,只是怕你將來會後悔。
02|他們怕走了,你沒人可以依靠
「爸媽不可能陪你一輩子。」
這句話說起來平常,但真的面對時卻非常殘酷。
年紀漸長的爸媽,其實比誰都知道時間的無情。
他們越來越頻繁去做健康檢查,也會開始整理遺產、思考保險。他們不說出口,但心裡早有準備——有一天,他們真的會離開。
所以他們希望你能夠在他們還在的時候,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家。不是他們急著撇清責任,而是他們希望在最後這段時間,還能看到你安穩地生活,有人疼、有人愛。他們想親眼確認你不是一個人,可以照顧自己,也能有人照顧你。
03|他們那個世代,婚姻是人生的基本選項
父母的觀念,很多是從他們那個年代延續下來的。
那是一個大家都認為「成年=結婚生子」的年代。
不是每個爸媽都懂什麼叫情緒價值、自我成長,但他們知道的是:「你有個家,就代表你過得還不錯。」這是他們判斷幸福的方式,雖然對現在的我們來說不一定準確,但那是他們最熟悉的語言。
他們催婚,不是因為你不結婚就沒價值,而是他們不懂,怎麼有人會選擇一個人過一輩子。
04|他們的愛,不是壓力,而是一種不會說的在乎
很多爸媽說話方式不討喜,常常說著說著就讓人壓力山大,但回頭想想,他們的出發點真的那麼差嗎?
當媽的口氣硬:「你到底什麼時候要結婚啊?」
但她心裡可能想的是:「我真的很怕哪天不在了,沒人照顧你怎麼辦。」
當爸的碎念:「朋友孩子都抱孫了,你怎麼還單著?」
其實只是希望你也能有個能依靠的歸屬,有人可以在你跌倒時扶你一把。
他們不懂怎麼用我們習慣的方式表達愛,只會用「你什麼時候結婚?」這種語言來代表他們的擔憂與不安。
最後說一句
並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結婚,也不是只有有伴的人才算完整。
但爸媽的催促,與其說是催婚,不如說是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方式。
他們那一輩的人用「成家」來理解安全感,我們這一代可能有不同的選擇。但如果能在拒絕他們的同時,也看見他們不善表達的愛,或許我們對話的方式也會不一樣。
畢竟他們的擔憂,從來都不是為了逼你走進婚姻,而是想確定你,不會一個人孤單面對未來。